好的,我帮你改写这段文字,保持原意不变,并且增加一些细节描写,让内容更丰富。分段保持一致:
---
一段三国一觚酒,是非成败笑谈中!
第十六天,城破了!
漫天雪花如绵絮般飘落,战旗上的鲜艳色彩渐渐褪去,宛如被冬雪染白。
城内喊杀声逐渐低沉消逝,攻入城池的士兵怒骂声与投降者的谄媚笑声交织,混杂着马蹄声的嘶鸣、百姓撕心裂肺的哭泣和残兵断卒的哀嚎,一波波扑向孟达,狠狠地砸在他脸上,让他心中五味杂陈,难以平复。
到底还需牺牲多少无辜的生命,才能平息这场攻城的狂怒?
孟达苦笑自嘲——他已倾尽所有,又何必徒增这些烦扰杂念?
目光从案头的地图缓缓移向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,内心竟感到一丝难以言喻的释然与轻松。
洁白的雪絮纷纷扬扬,仿佛流离失所的魂灵,凄美如泣,令人心神震撼……
孟达深深地叹息一声……
展开剩余91%八年时光,弹指一挥间,犹如梦境般清晰又虚幻。孟达忆起八年前那个星夜,同样漫天大雪,他曾拼命奔跑,心中涌动着今日难得的解脱感,但更多的是满怀希望,当时身边还有四千忠诚的追随者。
而如今,他却一无所有,昔日的功名利禄皆如泡影般破灭,瞬间消散……
忽然,一个荒诞的念头在他脑中疯长,他渴望回到扶风郡,听一曲嘹亮激昂的信天游,捧上一碗香辣热腾的臊子面,再用一壶老酒祭奠自己这充满遗憾的一生……
一阵沉重的脚步声打断了孟达的幻想。
“子庆兄,别来无恙!”司马懿披甲而来,在士兵的簇拥中,踩着城墙上的瓦砾,缓缓逼近。
“司马懿!”孟达怒目圆睁,重新端坐正襟,尽管身败名裂,却仍保有威严。
“一片金戈铁马声中,临窗听雪。”司马懿淡淡一笑:“子庆兄果然风度不减!”
“还能怎样?像他们一样跪在你面前摇尾乞怜么?!”孟达冷笑,指向司马懿身后那些低声下气的人。
“兵家胜败常事,子庆何必如此计较!”司马懿挥手示意众人散去,自己则在孟达身旁找了张椅子,抓起桌上的残茶痛饮一口,悠然自得地望向孟达。
孟达不理他,头偏向窗外,神情呆滞。该来的终究会来,他心中早已坦然接受。
“不想说话吗?”司马懿有些不自在地调整铠甲,费力解脱沉重的护具。
“要杀就杀,何必多言!”孟达冷冷回应,眼神闪过一丝警觉,心中盘算若此刻突然出手,能否占得先机。
“这是我第一次披挂上阵,一穿就是二十多天,沉重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。”司马懿略显羞涩地喊道,“快过来帮帮我!”
“哼!”孟达被气得冷笑,却很快打消动手念头——杀了司马懿毫无意义,反而会被人耻笑。
“你竟只用了八天!”孟达眼中怒火翻腾,切齿痛恨。
“子庆兄急于归途,懿怎敢怠慢?”司马懿卸下重甲,显得轻松许多,“只得昼夜兼程,好在赶得上来为你送行。”
“看来还是我失礼了!”孟达语气充满怨恨。
“不必放在心上。”司马懿露出一抹诡异笑容,“我这次来,是受人所托,只为与你一叙。”
“哦?”孟达眉头紧皱,冷冷问道,“何人竟有如此权势,竟能调遣司马大人?”
“诸葛亮。”司马懿语气平淡,却如晴天霹雳般击中孟达心底。
“哈哈哈!”孟达沉思片刻,怒声道:“今日成王败寇,我只有赴死的决心。你为何要如此玩弄我,挑拨离间?”
“我是从申仪那里获悉你欲归汉的消息,而申仪却是在郭模口中得知的。”司马懿缓缓道出细节,“郭模本是诸葛亮帐下无名小卒,突然叛投申仪,却掌握了不少机密。你不觉得这很蹊跷吗?”
“一派胡言!”孟达怒不可遏,“要杀便杀,何必苦苦欺骗于我?难道你另有阴谋?”
“孟达!”司马懿喝止欲起的孟达,“你永远不会明白,你不过是诸葛亮手中被弃的棋子罢了!”
“司马懿!”孟达怒拍桌子,“士可杀不可辱,你休得过分!”
“是吗?”司马懿冷笑,“我问你,若大军未至,你先有时间撤退,你首选投向蜀汉还是东吴?”
“当然是蜀汉!”孟达脱口而出。
“若顺利入蜀,你会投诸葛亮还是李严?”
“李严!”孟达毫不犹豫。
“你知道李严和诸葛亮不和,几近水火不容吗?”司马懿直言不讳。
孟达顿时陷入沉默,忆起往昔与李严书信中对诸葛亮的抱怨。
“新城三郡早已落入魏手,你此番归汉必然弃城而走。诸葛亮夺三郡与否,无关紧要。你入蜀只会助长李严势力!”司马懿见孟达迟疑,缓声解释。
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”孟达陷入深思。
“关键不在于三郡,而是诸葛亮是否能借你壮大李严,这对他极为重要。”司马懿沉声道。
“噫……”孟达惊叹,猛地瘫坐回椅。
司马懿并未继续刺激,静静看着孟达陷入震惊与呆滞。
“为何告诉我这些?”孟达回神,神色已无先前怨恨。
“让你死得清楚!”司马懿顿了顿,“更让你明白,蜀汉从未值得信赖。”
“你又在挑拨!”孟达仍疑惑。
“呵呵……”司马懿冷笑,突然问:“我问你,当初为何不救关羽?”
孟达一时语塞。
“你当初攻打上庸城,为何刘备派刘封前来?”司马懿冷笑不止。
“那是怕我孤军深入,力有不逮!”孟达回应。
“你自问有能力独取此城吗?”司马懿直视孟达。
“虽难,但我自信可取!”孟达迟疑答。
“刘封来后,反客为主,你反受制于他,他甚至夺了你的号令权。”司马懿讥讽。
“敬他为蜀汉皇子!”孟达面露尴尬。
“派皇子临阵指挥,是重视还是戒备?”司马懿深意盎然。
“这与关羽襄樊之战有何关系?”孟达疑惑。
“劝刘封不救关羽,是你的主意还是他的决定?”司马懿追问。
孟达沉默不语。
“即使你没劝,他也不会出兵。若你擅自发兵,刘封必杀你!”司马懿语气凛然:“关羽破襄樊,水淹七军,剑指洛阳,却为何迟迟等不到援兵?”
孟达冷汗直流。
“如诸葛亮隆中对所言,”司马懿叹息,“‘待天下有变,命一上将引荆州军队进攻宛洛;刘备率益州兵出秦川,霸业可成。’若真如此,我魏国危矣!但刘备迟迟未动兵,缘何?”
“先主用兵,不是我等能妄加揣测。”孟达迷惑。
“那你说说,若无东吴夹击,关羽能走多远?”司马懿笑问。
“杀入洛阳,攻破许都,迎奉天子!”孟达低声答。
“若真迎天子入蜀,刘玄德将如何自处?刘封又如何?”司马懿冷笑。
孟达震惊,心头生出无限恐惧。
“关羽之死,与你今日处境如出一辙!当日主使是刘备,今日操盘者乃诸葛亮!”司马懿玩味道。
孟达浑身一震,呆若木鸡。
“还有呢!”司马懿继续攻心:“虽你建议刘封不救关羽,但刘封难辞其咎。嫡长子已立,养子心怀不甘且握重兵,杀之理所当然。你和刘封都成弃子,关羽突袭襄樊,原想借魏与吴之手,没想到也连累你们,一举数得!”
“绝不可能!”孟达失去理智,“若真如此,你为何甘受其驱使,助诸葛亮?”
“你终于问对了!”司马懿叹息,“先帝待你不薄,你却在五军伐蜀时称病不出。”
孟达沉默无言。
“李严一纸书信,令你十万大军按兵不动!”司马懿冷冷道,“你不仅令诸葛亮忌惮李严,也令先帝心生疑虑。你若归汉,诸葛亮寝食难安;留在魏,我等亦提心吊胆。”
孟达苦笑:“没想到我竟有如此威慑力。”
“你在我这里价值有限,令我担心的是新城。”司马懿摇头。
“现在说也无用,临死前我有一请求。”孟达仰天长叹,不愿继续。
“说来听听。”司马懿起身,神情悠然。
“可否饶兴儿一命?”孟达怯声请求。
“除你外,其余皆可降不杀。”司马懿爽快答,“我私留你全尸,你还是自己了断吧。”
“多谢仲达!”孟达深拜,起身时司马懿已飘然离去。
“叔父!”司马
发布于:天津市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